金边,柬埔寨(美联社)——一只小鼻子探出头来,以扩大慢慢破碎的蛋壳的裂缝。

暹罗鳄鱼慢慢地走着,把其他已经爬出来的鳄鱼甩在后面,叽叽喳喳地钻进了沙子里。成年龙身长可达4米(13英尺),体重可达350公斤(770磅)。它们几乎没有天敌。但是这些幼崽——每只大约有一个纽约热狗那么大——是脆弱的,它们齐声尖叫是一个信号,让妈妈们保护它们,让掉队的幼崽赶上来。

在柬埔寨金边的非营利性动物和植物繁殖中心工作的动物园管理员霍·维谢(Hor vicchet)打破了外壳的其余部分。

“是时候进入这个世界了,”他说。

暹罗鳄正在卷土重来。上个世纪,东南亚地区对皮革的需求导致野生犀牛数量锐减。成千上万的被猎杀或捕获在农场繁殖。到90年代末,人们认为它们已经灭绝了。

但2000年在柬埔寨西部的豆蔻山脉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了野生种群的遗迹。这些雾蒙蒙的雨林是红色高棉游击队最后的据点之一,他们一直与政府作战直到1999年。这一点,再加上当地土著社区的崇敬,拯救了这片鳄鱼出没的飞地。但它们仍然太少,太分散,无法恢复种群数量。

自然资源保护主义者意识到,拯救这个物种需要圈养纯种、可繁殖的鳄鱼。那些几乎将鳄鱼捕杀到灭绝的鳄鱼养殖者现在在这一努力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如今,野生暹罗鳄大约有1000只,其中大约400只生活在柬埔寨,其余的分散在越南、老挝、泰国和印度尼西亚。保护这种爬行动物还需要保护它在豆蔻山脉的栖息地——豆蔻山脉是东南亚最后幸存的热带雨林之一,是一个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它的面积比丹麦还大,有助于从大气中捕获使地球变暖的温室气体。

这些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第一只鳄鱼在2012年被重新引入野外,它们已经开始在野外繁殖,这是迄今为止最多的一次。“我们还远远不能说这个物种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动植物》杂志的巴勃罗·西诺瓦斯承认。“但它正在取得进展。”

环保主义者在2011年开始他们的项目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柬埔寨、泰国和越南的农场里,有超过150万条鳄鱼在苦苦挣扎,但纯种鳄鱼很少。农民们用更大、更有攻击性的鳄鱼来饲养暹罗鳄,以获得时尚品牌所要求的质地的鳄鱼皮。将这些杂交物种放归野外可能会加速纯种物种的消失。

它也可能对人类构成威胁。柬埔寨人对暹罗鳄崇敬的证据仍然存在于该国巴戎寺庙墙壁上的齿形雕刻上,但这两种杂交动物并不是同一种动物。

“这将是一个问题,因为其中一些物种对人类具有侵略性。你不想让它们在野外生活,”他说。

因此,专家们搜寻了柬埔寨各地的鳄鱼养殖场,与农民和科学家一起寻找纯种鳄鱼。最终确定的少数几只被带到金边的野生动物中心进行圈养繁殖。它们的卵被人工孵化,第一批被放生在豆蔻山,为该物种的复活奠定了基础。

在英国切斯特动物园管理冷血动物的伊里·吉尔(Iri Gill)说,鳄鱼是群居物种,一旦在一起,它们就“找到了自己的等级制度”,该动物园支持这项繁殖计划。繁殖季节结束后,雌性产卵,然后将卵保存在人工孵化器中,仔细监测湿度和温度,以复制野外巢穴的条件。

吉尔说:“这是孵化这些幼崽的关键阶段,并在它们被释放之前将它们抚养到一个强壮的年龄。”

印度非营利性野生动物研究中心(Centre for Wildlife Studies)的鳄鱼研究员亚申杜·乔希(Yashendu Joshi)说,类似的圈养繁殖计划也有助于恢复印度的鳄鱼数量。上世纪70年代初,印度的鳄鱼几乎灭绝。在野外,只有不到二十分之一的鳄鱼幼崽能活到成年。如果它们长到1米(3.4英尺)长后被释放,它们的生存几率会成倍增加。

他说:“这就是为什么这些圈养繁殖项目在世界各地都很有效。”

如今,对鳄鱼皮的需求已经减少,自疫情爆发以来,许多农场一直在亏损,鳄鱼养殖户里·里恩(Ry Lean)说。

在这位73岁的老人和她的大家庭居住的房子周围,几十条大鳄鱼在围栏里晒太阳。她的商店出售纪念品,比如像书一样堆放在架子上的鳄鱼头骨,摆满狗狗的玻璃柜,成堆的鳄鱼肉干,以及在阳光下晒干的涂了漆的小鳄鱼身体。利恩说,但自从疫情爆发以来,旅游业已经减少,而鱼类价格的上涨使得喂养这种爬行动物变得更加困难。

“我被这个行业和鳄鱼缠住了,”她说,并补充说,一只大鳄鱼过去可以卖到1500美元。现在她能拿到150美元就算幸运了。

自然资源保护主义者仍在寻找纯种暹罗鳄鱼。他们也在努力保护放生这些纯种幼崽的栖息地。根据非营利组织世界资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运营的一个平台,在2001-23年,柬埔寨失去了近三分之一的树木覆盖。

动物与植物组织的西诺瓦斯说,暹罗鳄作为旗舰物种的角色——被选中代表着与中国大熊猫类似的环境事业,有助于保护豆蔻山脉。

他说,把鳄鱼放生到不能养活它们的栖息地是没有意义的。

“保护栖息地是整个项目中最重要的部分,”他说。

___

美联社记者Sopheng Cheang对此报道也有贡献。

___

美联社的气候和环境报道得到了多个私人基金会的资助。美联社对所有内容全权负责。查找美联社与慈善机构合作的名单,支持者名单和资助的报道领域。